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  • 16711883888
安徽合肥桥梁护栏厂家
< >

防撞护栏的高度和间距是如何确定的?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680 更新时间:2024年12月17日11:53:25 打印此页 关闭
  一、防撞护栏高度的确定

  基于道路类型和使用功能

  高速公路:高速公路车速快,车辆冲击力大。为了有效阻挡车辆冲出道路,防止车辆翻滚,其防撞护栏高度一般较高。通常在 1.2 - 1.5 米左右,这种高度能够在车辆碰撞时,提供足够的阻挡力,减少车辆越过护栏的风险。

 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:考虑到城市交通中车辆速度相对高速公路较低,但车流量大,行人较多。防撞护栏高度一般在 1.0 - 1.2 米之间,既能防止车辆失控冲出路外,也便于行人观察道路情况,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城市景观的遮挡。

  一般城市支路和乡村道路:车速较慢,车辆流量相对较小,其防撞护栏高度可以稍低,大约 0.8 - 1.0 米。这样的高度在保障基本交通安全的同时,也与这些道路相对较低的交通风险相适应。

  考虑安全标准和事故模拟分析

  相关交通和安全标准规定了防撞护栏高度的基本要求。这些标准是在大量事故模拟分析和实际交通事故数据基础上制定的。例如,通过计算机模拟车辆碰撞护栏的过程,研究不同高度护栏对车辆运动轨迹和司乘人员安全的影响。发现当护栏高度低于一定数值时,车辆在碰撞后翻越护栏的概率显著增加。同时,考虑到不同类型车辆(如轿车、SUV、货车等)的重心高度不同,在设计高度时也会综合权衡各种车辆的安全因素。

fa2.jpg

  结合周边环境因素

  地形因素:如果道路位于山区或有较大高差的地段,防撞护栏高度可能会适当增加。例如,在山区道路的悬崖一侧,为了防止车辆坠落,护栏高度可能会达到 1.5 - 2.0 米,甚至更高,以提供更强大的防护能力。

  是否临近水体或危险区域:当道路靠近河流、湖泊、深谷等危险区域时,为避免车辆落水造成严重后果,防撞护栏高度也会相应提高。而且在靠近水体的地方,还可能会考虑在护栏底部设置防爬设施,防止车辆在碰撞后顺着倾斜的地形滑入水中。

  二、防撞护栏间距的确定

  根据结构力学和防撞性能要求

  从结构力学角度看,防撞护栏的间距设计要确保在车辆碰撞时,护栏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,避免局部受力过大而损坏。例如,在金属梁柱式防撞护栏中,立柱间距过大会导致在车辆碰撞时,横梁和栏板无法将冲击力均匀地传递给相邻立柱,从而降低护栏的整体防撞性能。一般来说,对于常见的防撞护栏,立柱间距在 2 - 4 米左右较为合适。这个间距能够使护栏在承受车辆碰撞时,保证各部件协同工作,将碰撞能量分散到多个立柱和连接部件上。

  考虑安装和维护便利性

  较大的间距有利于安装过程中的操作和调整,减少安装难度和工作量。同时,在后期维护过程中,如检查、维修、更换部件等,合适的间距可以方便维护人员进出和操作工具。例如,在对护栏进行防腐处理或更换损坏的栏板时,较大的间距可以使维护人员更容易接近需要维护的部位。

  结合美观和成本因素

  从美观角度考虑,合理的间距可以使防撞护栏在视觉上更加协调。如果间距过密,会使护栏看起来过于繁杂,影响道路景观;间距过疏,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。在成本方面,较小的间距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立柱和连接部件,会增加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。因此,在确定间距时,需要综合考虑美观和成本的平衡,选择一个既能满足防护功能又经济合理的间距。

上一条:河道护栏规范要求有哪些? 下一条:道路防撞护栏施工方法有哪些?